私了告别两败俱伤 张林和王明本是好哥们,在一次聚会上两人却因一件小事闹红了脸。耿耿于怀的张林一直想给王明一点颜色看看。 一天,他听说王明一人在宾馆,遂带上武器冲上去,不由分说将王明砍伤,后经鉴定是轻伤。伤人后,张林后悔了,称自己是一时冲动。由于张林的
“私了”告别两败俱伤
张某和王某本是好哥们,在一次聚会上两人却因一件小事闹红了脸。耿耿于怀的张某一直想给王某一点“颜色”看看。
一天,他听说王某一人在宾馆,遂带上“武器”冲上去,不由分说将王某砍伤,后经鉴定是轻伤。伤人后,张某后悔了,称自己是一时冲动。由于张某的认错态度良好,他的家长也愿意为王某的医疗费买单,在法官的协调下,王某也就不再计较。由于双方的刑事和解,张某避免了牢狱之灾。
“要探索建立刑事自诉案件的和解、调解制度,节省司法资源,以争取最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。”这是最近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传出的信息。
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透露,目前,全国已有北京、上海、安徽、浙江、四川等省市尝试刑事和解,允许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和解或调解,只要受害人和加害人达成和解协议,对加害人应当免予刑事处罚或从轻判处非监禁刑。
以案说法
的哥刺伤的哥和解后获缓刑
4月5日,王某在成都一家干洗店门口洗车,和陈某发生了口角。随后的抓扯中,陈某怒气中掏出水果刀,王某也回车上拿出一把猎刀,但两人被周围群众分开。几分钟后,陈某的朋友的哥杨某赶到现场,双方再次发生打斗,王某掏出猎刀将杨某刺伤。王某立即报警并等待警方处理。
王某如被判刑入狱,家庭必将遭受重创甚至陷入困境,同时也无力赔偿杨某。怎么办?
是一判了之,还是有其他解决办法?
目前,成都正试行刑事和解,在刑事自诉案件中,法院普遍允许当事人之间和解,达成赔偿协议后,自诉人撤诉或调解结案。在公诉案件中,尝试当被告人和受害人达成协议并履行,依法判处被告人缓刑。
“拿到这个案件后,我们主动找到被告人的家属交换意见,让他们去争取被害人的谅解。”承办此案的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介绍说。
在杨某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后,王某家属在检察官建议下,多次找到杨某家属协商,最后在法院调解下达成协议:王某一次性赔偿杨某3万元,杨某同意谅解王某的行为。法院开庭前,王某的家属就将3万元现金送到杨某手里,杨某也向司法机关出具了谅解书。
承办检察官在发表公诉意见时,明确指出双方已达成和解赔偿协议,并实际履行,有从轻减轻情节。出于对两个家庭考虑,希望法庭判处缓刑。
近期,法院作出一审判决,采纳了检察院的建议,判决王某犯故意伤害罪,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。
您好,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!